曹店港犹如一条白练,缠绕着仙居县溪港乡大园、麻车坑、金竹岭脚等山村。溪水静静流淌,又像一幅长长的卷轴,舒展开来,展现了“碧水青山诗画,桃红柳绿江南”的山水美图——
台州日报记者 陈伟华
台州第一村
数百年来,曹店港在缓缓流淌。人与溪相依为伴,在山间默默守候。
今夏,因高温少雨,溪坑内的水量不多。一路上,时而看到芦花摇碧水的美景,时而看到大大小小的鹅卵石裸露河床。
8月24日,沿曹店港迤逦而行,在海拔约340米高的山上,我们在五里哨村落脚。
五里哨村地处永嘉境内,户籍却属仙居县。这是溪港乡大园行政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被人称为“台州第一村”。
曹店港的源头小溪流将村子划为东西两边,大概是先辈约定过,溪的西面姓李,东面姓周、杨和王。他们大多从管山、横溪后山、龙潭坑和仁庄村搬迁而来。
在五里哨村,村民大多傍水而居,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
距离曹店港溪流20多米的地方,是农民杨德云的房子。除了务农,杨德云会上山采集中药材,依靠父亲传授的知识,给村邻配些草药。而每次从山上采药回来,杨德云都会把一满筐的草药,放入溪水洗濯干净。
杨德云回忆,早年的五里哨多水车,春天排涝、秋天抗旱、冬天车水捕鱼,都需要用到水车。那时,一架架“吱呀——吱呀”余韵悠长的水车,搅动起涟漪,也搅动起静谧的五里哨。
“我经常看到田头的堤坝上,一字排着几台、甚至上十台水车,在溪边集中作业。车水是力气活,没办法偷懒。时间长了,脚下像踏在棉花上一样,最后一点力气也没有了。晚上睡觉,觉得身子骨痛得很,睡不好觉。这种滋味,真叫人一辈子都忘记不了。”杨德云说。
将竹子的竹节打通当作水管,供农田灌溉和引水之用,毛竹饮水现在已甚为罕见,但在小山村内还可以找到。
遇上干旱,饮用水紧缺,村民们就合计,用毛竹从山岙引水入村。于是,大伙儿上山砍了很多毛竹,将毛竹竹节用铁杆打通,变成一根天然的水管。为了防止漏水,他们还用棉花密封住接缝。
就这样,一根接一根的毛竹,从山岙溪流一直铺到村里。这是一件费力的事情,但村民的积极性很高,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终于把山岙里的溪水成功引到村内。
2000年,村里安装自来水后,村民生活更方便了!但毛竹引水的功能至今仍在延续,默默供给山民的日常用水和田地灌溉。
永安溪第一桥
要想了解溪港乡的风土人情、人与水的和谐关系,除了五里哨村,还得去麻车坑村和金竹岭脚村。
麻车坑村为溪港乡乡政府驻地,以种植水稻为主。麻车坑人依溪而住,溪两边的村民靠一座桥往来。
桥建溪上,人行桥上,日子就这么一来一去悠悠地过去了。麻车坑大桥桥头的石板上,刻有“永安溪第一桥”几个字。
桥上有各种神态的石狮子,桥两端分别有两只大狮子坐镇。细细一数,桥身两边各有30只小狮子,总共60只。在桥栏杆上,还刻画着《三十六计》和“十二花神”的由来和典故,以及“鸳鸯戏水”“二龙吐珠”的画面。
过桥,迎面是一座临溪的小山,叫水口垄。山上一大片古树群,面积达18亩之多。树林中,有百年以上古树20余株,包括马尾松、南方红豆杉、木荷和青冈栎等,平均树龄178岁,平均树高18米,平均胸围1.9米。
山上古庙前,一株形似倒立美女的300年马尾松,吸引了我们的眼球。硕大的主干高位分叉成两个对称的枝干,柔和优美的曲线,酷似一位倒立的美女,并拢两条修长匀称的腿。有人曾经用皮尺测量,该树高35米,胸围3.6米,树冠平均冠幅17米。在它附近还生长着一棵桂花树,树龄长达157年之久。
山村文化
从麻车坑村沿溪流而下,是金竹岭脚村。该村地处下岸水库上游、清音寺山麓,因山上出产金竹而得名,自然环境优美。
在金竹岭脚村村头,首先映入眼帘的仍是溪流。溪面点点涟漪,朵朵水花,不时有鸭子游过。溪边,村妇们一边聊天,一边洗衣洗菜。
走进村子,首先看到坐落于溪边的文化礼堂。白墙红窗的礼堂,与错落有致的田园别墅自成一体,清澈的溪流映着樱花林,与村内的休闲长廊、水车等人文景观组合,构成一幅山居图。
溪边还建有一座古老的吕氏宗祠。这是金竹岭脚村文化礼堂极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宗祠建筑基本保留了旧祠堂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加以修葺,高檐白墙,窗棂门板,透着浓郁的历史和人文气息。
步入四合院,一字儿排着红灯笼,当中一个戏台,檐顶两只狮身鱼尾兽,正厅南墙挂着吕氏家训和历代吕氏名人。宗祠整体古朴庄严,又充满雅趣,尤其是梁栋和斗拱等上面,分布的松竹梅兰、鸾凤和鸣的雕花图案,颇具艺术性。村里的老人吕金高说,不少物件在文革中幸存下来,仔细看还有修补的痕迹存在。这样的还原,不仅是对历史最好的尊重,也让山民在历史的观照中读懂今天。
近年来,该村充分挖掘吕氏祠堂传统文化价值及红色文化价值,并挖掘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清音寺人文景观的旅游观光价值等,打响“清音传情·相思岭脚”品牌,打造集农家乐、民宿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特色村。
“溪港的庙会久负盛名,舞龙、叠罗汉、三十六行和跳跳马等节目汇聚一堂,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根植土壤。曹店港流经这里,更好地见证沿途一个个村落的新旧变迁之路。”村委会主任吕宽炤说道。
来源: 中国台州网-台州日报 作者: 记者 陈伟华 编辑: 宋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