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情于墨 毛笔手书大学录取通知书
一撇一捺传中华文化,翰墨传薪铸师大新人。近日,被广大网友誉为“最具情怀、最值得珍藏”的陕西师范大学“老教授手写录取通知书”正式开写,10余位老教授以及教师和校友代表将用一周时间手写4500余份录取通知书。新华网 文/孙霄雨 图/申博望
陕西师范大学从2007年起坚持手写通知书。12年来,越来越多的师大人加入了书写录取通知书队伍。他们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也有专业的书法教师,有感恩母校、传递爱心的校友,还有校外书法名家。
85岁高龄的毋耀辉是今年最年长的书写者。他虽然表达有些吃力,但书写毫不含糊,名字、专业认真对照,一笔一划,提笔有力,落笔有神。
85岁高龄的毋耀辉是今年最年长的书写者。他虽然表达有些吃力,但书写毫不含糊,名字、专业认真对照,一笔一划,提笔有力,落笔有神。
85岁高龄的毋耀辉是今年最年长的书写者。他虽然表达有些吃力,但书写毫不含糊,名字、专业认真对照,一笔一划,提笔有力,落笔有神。
退休教师杨明堂说,每年参与手写录取通知书活动,既能再为学校、学生做一点点小贡献,也丰富了自己的退休生活,觉得很享受。
退休教师杨明堂说,每年参与手写录取通知书活动,既能再为学校、学生做一点点小贡献,也丰富了自己的退休生活,觉得很享受。
“12年来,学校组织老教授毛笔手书录取通知书,把重视汉字书写的意识和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以这样的形式传递给新生,这份坚守,既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情怀。”陕西师范大学老年书画学会会长上官养志说。
墨香点点,师者匠心。这是一座学术殿堂对青年学子发出的邀请,也饱蘸着老一辈知识分子对晚辈的殷殷祝福与期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新华网 文/孙霄雨 图/申博望
墨香点点,师者匠心。这是一座学术殿堂对青年学子发出的邀请,也饱蘸着老一辈知识分子对晚辈的殷殷祝福与期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新华网 文/孙霄雨 图/申博望
墨香点点,师者匠心。这是一座学术殿堂对青年学子发出的邀请,也饱蘸着老一辈知识分子对晚辈的殷殷祝福与期冀,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得到继承和发扬。新华网 文/孙霄雨 图/申博望
2018全国高考现场直击
“美女与野兽”——90后女饲养员的雪豹情缘